其求水者,阳气犹存,故易愈;若恶水程应旄曰:诸虚者,阳津阴液,必有所亡,故下之则大渴;求水者亡阴,恶水者亡阳,故有愈剧之分。风邪伤卫,表气不固,故自汗出;壮热伤气,故身重倦,声微语难出也。
热既郁而发黄,虽表而非纯乎表证,但当清其郁,以退其黄,则发热自愈。利水虽同,寒温迥别,惟明者知之。
反以吐下、发汗、温针,以犯少阳之戒,而邪热陷入阳明,故发□语,已为坏证。 如已经发汗,尚有未尽之表,宜仍与麻桂各半汤,或桂枝二越婢一汤,小小发汗,以和其表,自可解也。
少阳者,胆经也。程应旄曰:太阳既转属阳明,宜从阳明治矣。
热厥者,即阳厥也。设或不然,则水之甚者,其土沮洳,因为之利矣。
赤色深重,潮热便□,里实也。张璐曰:强责少阴汗,而动其血,势必逆行而上出阳窍,以发汗皆阳药故也。